close

蘋果帶動 那斯達克指數衝破5,000點

 
睽違15年,投資人周一終於見到那斯達克綜合指數重回5,000點大關,朝網路泡沫時代的高峰邁近。

那斯達克周一收在5,008.10點。該指數曾在2000年3月漲破5,000點,但不到兩天就失守,而且此後卻一路狂瀉,到2002年10月9日跌到1,114點,觸及網路泡沫破裂以來最低。

而今隨著多國央行印鈔票救經濟,許多主要股指站上多年、甚至前所未見的高峰,那斯達克也終於要挑戰歷史高點。

標普500指數早在2007年就超越上世紀的紀錄,過去兩年更屢次改寫新高,那斯達克卻始終近「關」情怯,目前距離收盤歷史高點(5,048.62點)還差1%。

葛洛斯:部份科技股有點泡沫

駿利資產管理基金經理人葛洛斯表示,那斯達克突破5,000點代表一些科技股「有點泡沫」,像是那些年初至今上漲10%到15%的個股,但他沒有說明是哪些股票。

身為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(PIMCO)共同創辦人的他說,雖然現況和2000年不同,但「股市確實估值過高,在某個時間點可能會被修正」。

葛洛斯批評,負利率等於是沒收資金,導致人們一股腦把錢丟到股市裡。

分析師說,與網路時代相比,當年的投資人瘋狂投資只有承諾、卻沒什麼利潤的網際網路股票,現在的漲勢則是建立在對蘋果iPhone以及Google網路搜尋等需求所帶來的獲利之上。即使那斯達克指數逼近歷史新高,目前的估值卻只是15年前的一小部份。

Voya投資管理公司分析師贊斯基說:「那斯達克重回5,000 點關卡,讓市場和消費者的信心更進一步增強。我不會改變我的投資策略,但這個消息確實讓我更傾向保留評等為買進的股票。」

台新投顧總經理莊明書表示,美國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,昨早盤漲破5,000點大關,這波漲勢主要是靠多家科技業者獲利豐盛與財測亮麗支撐,例如該指數的重量級成份股蘋果。

莊明書指出,與2000年相比,當年那斯達克指數的本益比是130,現今該指數的本益比是26,其中蘋果的本益比不到10;2000年上漲主要是網路概念股、電信股,現在領軍的是蘋果,看好未來那斯達克指數的成長。

那斯達克這回不一樣

那斯達克重回2000年3月的5,000點關卡,讓許多人擔心科技泡沫的夢魘是否再現?不過分析師說,這回情況不一樣。

富達分析師Gavin Baker說:「2000年帶動那斯達克上漲的是夢想,現在是真實的事。」他說,那斯達克的估值有獲利和現金流支撐,如果這兩個項目持續成長,大盤還會往上爬。

財金雜誌巴隆周刊的Alexander Eule則說,那斯達克目前本益比約21倍,遠低於2000年的100多倍。如果成份股的獲利如分析師預料般成長,那斯達克7,000點在望。

創投家Guarav Jain也認為那斯達克並沒有出現泡沫。他指出三大理由:更多人上網、電子商務消費興盛,而且分析師評估科技業體質的方法更先進了。

貝萊德經理人說,相較於美股估值已高(標普500指數自2009年以來翻了近兩倍),科技股像是個例外,「科技股靠一連串亮麗的獲利帶動,而且隨著經濟循環成熟,依然代表著一個成長產業」。

此外,大型科技公司現金滿手,大有能力因應聯準會(Fed )升息後上揚的貸款成本。目前蘋果、思科、Google和微軟的現金部位總計超過3,605億美元,是美國所有企業現金部位將近四分之一。

 

報系資料照

有關那斯達克 你該知道的五件事

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周一重回5,000點關卡,歷時接近15年,華爾街日報列出這段時間的變化。

1.5,000點難守

那斯達克在2000年3月9日收盤勁揚3%,首度站上5,000點,隔天再接再厲,創下5,048.62點的收盤新高,但再隔一天重挫150點,而且接下來的兩年半內狂瀉近80%。把盤中價納入之後,那斯達克只有四個交易日站上5,000點。

2.15年有多長

一個指數花上十多年重回歷史高點的例子不在少數。道瓊和標普500各花25年才回到1929年經濟繁華時期的高峰,期間歷經經濟大蕭條、二次大戰和韓戰。有些指數更久:日經225指數距離1989年的3,8915.87點還不到一半。

 

3.體質已經不同

那斯達克上回突破5,000點時,本益比超過120,許多成份股都是為了募資前一年才剛上市的公司,只有願景、尚未獲利;就算是比較成熟的公司,相對於股價表現,獲利只能算普通。

現在的那斯達克沒那麼倚重科技,而且尚未獲利的企業也比較少。令人注目的是,現在的成份股包含蘋果--一家過去15年來蛻變為全球最成功、市值傲視全球的企業。

4.但還是有疑慮...

相信那斯達克這回不是泡沫的投資人不在少數,但還是有人提出質疑。那斯達克現在的本益比為23,但美股估值已經超越長期平均,很難再出現金融危機後兩位數的年漲幅。

此外,主要股指上次回跌10%以上的情況,發生在三年多以前,如此平穩的走勢令一些空頭派十分憂心。

5.投資回報如何?

網路泡沫破滅、汰弱留強之後,那斯達克依然存在一些科技公司。經過試算,若投資人在2000年3月10日買進思科(Cisco)並長抱至今,含股利後的股價下跌55%,英特爾(Intel)跌22%。

不過買進微軟(Microsoft)和甲骨文(Oracle)的投資人就能獲利,兩隻股票分別上漲21%和13%,儘管仍遜於同期標普500指數基金的表現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本文轉載自http://money.udn.com/storypage.php?sub_id=5607&art_id=739052
大昌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樹林分公司
營業員  :  賴秋如
聯絡電話: (02)26756088 分機:330
手    機: 0958-294-2499
Line  ID: 09582942499
公司地址:新北市樹林區復興路11號1樓
99年金管證總字第0054號
委任期貨商:大昌期貨股份有限公司

 

 

蘋果帶動 那斯達克指數衝破5,000點

睽違15年,投資人周一終於見到那斯達克綜合指數重回5,000點大關,朝網路泡沫時代的高峰邁近。

 

那斯達克周一收在5,008.10點。該指數曾在2000年3月漲破5,000點,但不到兩天就失守,而且此後卻一路狂瀉,到2002年10月9日跌到1,114點,觸及網路泡沫破裂以來最低。

 

而今隨著多國央行印鈔票救經濟,許多主要股指站上多年、甚至前所未見的高峰,那斯達克也終於要挑戰歷史高點。

 

標普500指數早在2007年就超越上世紀的紀錄,過去兩年更屢次改寫新高,那斯達克卻始終近「關」情怯,目前距離收盤歷史高點(5,048.62點)還差1%。

 

葛洛斯:部份科技股有點泡沫

駿利資產管理基金經理人葛洛斯表示,那斯達克突破5,000點代表一些科技股「有點泡沫」,像是那些年初至今上漲10%到15%的個股,但他沒有說明是哪些股票。

 

身為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(PIMCO)共同創辦人的他說,雖然現況和2000年不同,但「股市確實估值過高,在某個時間點可能會被修正」。

 

葛洛斯批評,負利率等於是沒收資金,導致人們一股腦把錢丟到股市裡。

 

分析師說,與網路時代相比,當年的投資人瘋狂投資只有承諾、卻沒什麼利潤的網際網路股票,現在的漲勢則是建立在對蘋果iPhone以及Google網路搜尋等需求所帶來的獲利之上。即使那斯達克指數逼近歷史新高,目前的估值卻只是15年前的一小部份。

 

Voya投資管理公司分析師贊斯基說:「那斯達克重回5,000 點關卡,讓市場和消費者的信心更進一步增強。我不會改變我的投資策略,但這個消息確實讓我更傾向保留評等為買進的股票。」

 

台新投顧總經理莊明書表示,美國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,昨早盤漲破5,000點大關,這波漲勢主要是靠多家科技業者獲利豐盛與財測亮麗支撐,例如該指數的重量級成份股蘋果。

 

莊明書指出,與2000年相比,當年那斯達克指數的本益比是130,現今該指數的本益比是26,其中蘋果的本益比不到10;2000年上漲主要是網路概念股、電信股,現在領軍的是蘋果,看好未來那斯達克指數的成長。

 

 

那斯達克這回不一樣

那斯達克重回2000年3月的5,000點關卡,讓許多人擔心科技泡沫的夢魘是否再現?不過分析師說,這回情況不一樣。

富達分析師Gavin Baker說:「2000年帶動那斯達克上漲的是夢想,現在是真實的事。」他說,那斯達克的估值有獲利和現金流支撐,如果這兩個項目持續成長,大盤還會往上爬。

財金雜誌巴隆周刊的Alexander Eule則說,那斯達克目前本益比約21倍,遠低於2000年的100多倍。如果成份股的獲利如分析師預料般成長,那斯達克7,000點在望。

創投家Guarav Jain也認為那斯達克並沒有出現泡沫。他指出三大理由:更多人上網、電子商務消費興盛,而且分析師評估科技業體質的方法更先進了。

貝萊德經理人說,相較於美股估值已高(標普500指數自2009年以來翻了近兩倍),科技股像是個例外,「科技股靠一連串亮麗的獲利帶動,而且隨著經濟循環成熟,依然代表著一個成長產業」。

此外,大型科技公司現金滿手,大有能力因應聯準會(Fed )升息後上揚的貸款成本。目前蘋果、思科、Google和微軟的現金部位總計超過3,605億美元,是美國所有企業現金部位將近四分之一。

 

 

報系資料照

有關那斯達克 你該知道的五件事

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周一重回5,000點關卡,歷時接近15年,華爾街日報列出這段時間的變化。

1.5,000點難守

那斯達克在2000年3月9日收盤勁揚3%,首度站上5,000點,隔天再接再厲,創下5,048.62點的收盤新高,但再隔一天重挫150點,而且接下來的兩年半內狂瀉近80%。把盤中價納入之後,那斯達克只有四個交易日站上5,000點。

2.15年有多長

一個指數花上十多年重回歷史高點的例子不在少數。道瓊和標普500各花25年才回到1929年經濟繁華時期的高峰,期間歷經經濟大蕭條、二次大戰和韓戰。有些指數更久:日經225指數距離1989年的3,8915.87點還不到一半。

 

3.體質已經不同

那斯達克上回突破5,000點時,本益比超過120,許多成份股都是為了募資前一年才剛上市的公司,只有願景、尚未獲利;就算是比較成熟的公司,相對於股價表現,獲利只能算普通。

現在的那斯達克沒那麼倚重科技,而且尚未獲利的企業也比較少。令人注目的是,現在的成份股包含蘋果--一家過去15年來蛻變為全球最成功、市值傲視全球的企業。

4.但還是有疑慮...

相信那斯達克這回不是泡沫的投資人不在少數,但還是有人提出質疑。那斯達克現在的本益比為23,但美股估值已經超越長期平均,很難再出現金融危機後兩位數的年漲幅。

此外,主要股指上次回跌10%以上的情況,發生在三年多以前,如此平穩的走勢令一些空頭派十分憂心。

5.投資回報如何?

網路泡沫破滅、汰弱留強之後,那斯達克依然存在一些科技公司。經過試算,若投資人在2000年3月10日買進思科(Cisco)並長抱至今,含股利後的股價下跌55%,英特爾(Intel)跌22%。

不過買進微軟(Microsoft)和甲骨文(Oracle)的投資人就能獲利,兩隻股票分別上漲21%和13%,儘管仍遜於同期標普500指數基金的表現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本文轉載自http://money.udn.com/storypage.php?sub_id=5607&art_id=739052
大昌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樹林分公司
營業員  :  賴秋如
聯絡電話: (02)26756088 分機:330
手    機: 0958-294-2499
Line  ID: 09582942499
公司地址:新北市樹林區復興路11號1樓
99年金管證總字第0054號
委任期貨商:大昌期貨股份有限公司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秋如 的頭像
    秋如

    大昌秋如 ~股票期貨全方位~ 全省預約開戶 0958-294-249

    秋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